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信息公開目錄 > 建議提案辦理 > 政協提案

株洲市人民政府對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0117號提案的會辦意見

來源:市政府辦 發布時間:2022-06-22 16:06:26 【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changeSize(24)">大

省發改委:

柳懷德等委員提出的《關于支持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后半篇文章的建議》收悉?,F將我市意見函告如下,請一并答復委員:

一、進一步強化戰略規劃

按照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的總體部署,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清水塘新城建設工作,在株洲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將清水塘打造成湖南三高四新先行區、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為此,規劃上進一步明確清水塘專精特新數智產業新城定位,明確清水塘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總部經濟、工業遺址類文旅、工業設計、高端商業配套、樓宇經濟、口岸經濟等七大產業板塊,規劃產業用地 702.3公頃,總體形成一心三區三組團的空間結構。(一心:指環清水湖布局的科創中心;三區:指專精特新產業園區、國家工業遺址旅游示范區和銅塘港口岸貿易區;三組團:圍繞園區促進產城融合的三個居住組團)?,F階段主要是建設一心兩區。

“一心”即清水塘科創中心。以清水塘公園及其周邊商業、科研用地為基礎,打造片區商業商務、研發、創業創意中心,建設高端酒店、研發中心、產業孵化基地、科技創新中心、環湖科創園等項目。同時結合規模高層工業樓宇開發組團,重點引進國內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兩區”即先進制造產業園區和商旅文創產業片區。首先是立足株洲實際,利用在先進制造業方面的優勢,促進人口導入,創造現金流和稅收,重點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區和專精特新產業基地,重視孵化培育獨角獸企業。同時規劃在清水塘片區西部、北部布局以高端制造產業為主的工業區,主要分為工業標準地出讓組團、多層標準廠房開發組團、規模高層工業樓宇開發組團,滿足不同類型產業的需求。其次是以清水塘工業遺址公園、株洲國際會展中心為基礎,打造集文化展覽、旅游休閑、商業互動、商務辦公為一體的商旅文創產業片區。通過霞灣港、鐵路公園、湘江風光帶等景觀廊道,將其融入到長株潭中央公園大旅游休閑體系中。將清水塘工業遺址公園作為清水塘片區特色名片,進一步增加業態的混合度,引入創意創業、體育休閑、商業服務、應急服務等新業態,形成更多的活力源和引爆點,做到既能保護好工業遺產,又能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二、加快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

(一)推動融入一體化空間規劃布局。加快打造長株潭東部產業融合發展帶。依托區域內黃花國際機場、長沙南站、京港澳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聯動金霞經開區、長沙經開區、臨空經濟示范區、雨花經開區、株洲經開區、田心高科園、清水塘產業新城、荷塘工業集中區、航空服飾城、醴陵經開區等產業片區,共同打造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及新材料、數據信息、現代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省里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各重大專項規劃為引領,科學編制長株潭三市十四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在加強對上對接的同時,深化三市之間各類規劃的對接融合,形成戰略統一、布局一致、工作一體的區域發展規劃體系。

(二)推動融入一體化產業協同錯位發展。推動長株潭三市產業錯位發展,以三市共同明確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為基礎,引導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建立產業協同機制,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構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一體化現代產業體系。清水塘片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承接田心軌道交通裂變產業,定位為專精特新數智產業城,主要功能以工業智能制造、研發、商務配套服務、產業孵化、工業設計等為主。

(三)推動融入一體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大對株洲的教育事業發展支持力度。義務教育方面在三市共同辦學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長株潭優勢教師資源交流培訓機制,每年培訓一定比例的名師和名校長。加快省級優質醫療下沉共享,支持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在株洲布局,推動與湘雅等知名醫院開展遠程醫療和技術合作,推進三市醫療資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推進政務管理一體化,扎實抓好長株潭三市大數據網絡平臺建設,開展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社保、戶籍等政務服務實現跨部門、跨地域辦理。

三、加快推動片區環境修復整治和生態修復

清水塘片區的環境治理修復工作是片區開發建設的頭等大事,目前主要是突出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區內污染治理規劃。根據片區污染土地分布情況合理調整用地布局,針對不同污染屬性將部分污染嚴重的土地作為工業用地,盡量減少對新建項目的環境影響。及時處理遺留殘渣廢液處置,關停企業不易,遺留污染處置更難。面對企業關停留下的殘渣廢液廢水,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從市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工信等部門抽調專人,組成環境綜合執法組,并聘請10多位環境、安全專家,督促、指導關停企業處置遺留污染物。關停企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站好企業的最后一班崗,按照有關要求,制定處置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應急物資和責任人,主動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清水塘關停企業遺留殘渣廢液全面得到安全處置并通過驗收。二是積極開展區內爭資引項。申報世界銀行貸款1.5億美元,全面覆蓋清水塘區域企業廠區以外的8.48平方公里范圍的污染土壤治理,現已完成銅塘灣、清水湖等7個片區污染土壤治理;同時,與中交公司簽訂PPP環境治理協議,引進項目資金10多個億,基本覆蓋了片區的所有廠區,預計到2024年完成覆蓋范圍的環境治理。三是持續推進區內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約3650畝,非企業區域基本完成治理。世行項目推進清水冶化、盈德氣體、海利化工等企業地塊環境治理;完成了株冶、株化、經仕等三個企業地塊場地環境質量調查,柳化、昊華等兩個企業地塊場地環境調查也已經啟動;完成了鑫達冶化、荷花水泥廠等五個企業地塊治理;霞灣港生態保護帶煤氣公司、株化、金源化工段正在進行污染土壤處置;鑫正有色污染土壤治理和數字智造產業園B地塊環境治理工作也正在推進。

下一步,我市將清水塘老工業區列為國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復與管控綜合示范區試點示范為契機,簡化風險評估手續,大力支持清水塘污染地塊修復與管控效果評估等工作,積極加強與省生態環境廳進行匯報對接,請求給予支持。同時,相關部門在爭取資金上加大工作對接力度,力爭獲得國家和更多更大支持。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22513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永久免费大黄A片